楠书房参加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

笔者在欧洲的比利时工作、生活20余年,在羁旅异国这漫长的时间里,虽与祖国相隔千里,但不变的是对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深深痴迷。2009年10月。恰逢“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”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,其中的一个重要活动—“再序兰亭:中国书法大展”,于10月13日在比利时皇家美术馆开幕。激动之余,我带着对祖国深深的思念踏进比利时皇家美术馆,感受着这场来自东方、来自祖国的文化盛宴。

当我亲眼目睹这些国宝级书法珍品时,简直惊呆了。这里展出的有宋徽宗赵佶的“瘦金体”《闰中秋月帖》和明崇祯帝的行书《松风水月》真迹等。还有唐代张旭、怀素的草书拓本、清代傅山的草书、邓石如的篆书,以及康有为、林散之、沙孟海、谢云等以线条见长的书家作品。件件作品都是惊世骇俗的传世珍品。工作人员介绍说,“再序兰亭:中国书法大展”是中国古代书法第一次大规模走出故宫和中国美术馆,也是中国一级文物120组/件真迹集体第一次走出国门。

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,我良久地驻足于这些书法大家的真迹之前,深深地为我国传统书法艺术亘古常新的文化魅力所折服,不禁感慨万千。书法,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,更是人们修心养性的方式之一;是将书法作品视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,从整体上、意境上、意韵上把握和体味书法艺术。那时的人们认为书法蕴含的意义是符合道家的“道”的。书法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,也就是道的境界。正如王羲之说:“书之气,必达乎道,同混元之理。”

在这些国宝级珍品旁边,我看到还摆放了一些中国传统家具。一打听方知是由中国楠书房随同送展的金丝楠木书房用家具。目的是向宾客们展示中国的传统书房文化,以烘托中国书法之美。在崇尚文学的古代中国,书房不仅是文人骚客的安身立命之所,也是文人为自己营造的一个书香沁心、笔墨遗兴、诗文销魂的理想空间。历代中国文人无不重视书房的摆设,尽管各自经济状况迥异,但皆讲究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。而所用文房器具,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内涵、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独特的地方风貌,它们与书斋的清雅静谧交相辉映,寄托着文人的无限诉求, 逸散着传统文化的幽香。

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金丝楠木家具。有大气凝重、拙朴无华的明式画案,也清秀玲珑、柔婉空灵的小书格,还有线条流畅、浑圆厚重的大香几。一张精巧的素围子罗汉榻,通体除了几根简洁的线条之外,不施一点雕饰, 天然的木头纹理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这就是传说中的金丝楠木吗?我仔细端详,那柔美的色泽,流动感很强的金丝, 层层屡屡,似千山万水凝聚一体,令人不禁感慨金丝楠木那份含蓄的宁静。摩挲其上,温润如玉,细滑似脂,感觉是那么亲近。木头里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,时隐时现,绵软悠长,仿佛了把人带到了幽静的山谷、蓊郁的树林。都说人本脱胎于自然,最能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感动,而这次我真的被感动了。

展出的家具虽然不多,但件件堪称精品。简洁明快的造型,显得是那么典雅、率真、柔婉、流畅;不上漆的天然本色,有如同清澈见底的山泉,是一分淳朴、忠厚的贴心。还有那千变万化的榫卯结构,一榫一卯、严丝合缝、巧夺天工。

久居异国,见到的多是西洋古典家具,那笨重的造型、迷乱的雕饰,给人以心浮气燥的感觉;家具的表面裹着厚厚的化学漆,显得那么隔膜、生硬,仿佛要拒人以千里之外。今天,我终于见到久违的朋友,享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快乐和美妙。倘佯在这异国的艺术殿堂里,凝眸古色古香、典雅隽永的金丝楠木,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古代文人日耕夜读、泰然自若、修身齐家的生活意境,有一种身着长裳、凭倚矮榻、细读《春秋》的冲动。

突然,我又有了一个新发现:这些明式家具的样子与挂在墙上的书法怎么有点相似。内翻马蹄足的造型,酷似书法中的顿笔提钩;罗汉榻下的彭牙鼓腿,与颜体字中的横折弯钩几乎一模一样;南官帽椅立柱与搭脑交结处,活生生就是书法中的提笔顿笔;外翻五足香几腿子,似撇捺般神韵十足。乍一看,一件家具不就是一个字么。原来,中国传统家具历经数千年发展,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,尤其是明式家具,由于文人的参与,深受中国书法的影响。因此,它们在文化内涵上具有诸多的相通之处,同中国的其他造型艺术门类一样,都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。两者表达的方式方法不同,但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品味着这古朴典雅的金丝楠书房家具,再看看这一幅幅精美的书法,二者融为一室,交相辉映、相得益彰,营造出一股浓浓的中国传统文人雅士的书卷气息。我不由地要为主办方别出心裁的展出设计而感叹,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由衷的赞叹。

2017-04-24T03:35:50+00:00